挑選雞苗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今天雞苗運輸小編來給家分享一下:
一、注意飼養品種選擇
養殖戶選擇什么樣的品種適合自己,要根據自己的養殖水平,地域的消費習慣,未來的銷售目的來決策。一般而言,長江以南地區習慣飼養粉殼蛋雞,而長江以北廣大地區習慣飼養褐殼蛋雞。海蘭褐、羅曼褐、京紅等都是國內外優良的褐殼蛋雞品種;羅曼粉、海蘭灰、京粉等是國內外優良的粉殼蛋雞品種。對于迎合區域消費者習慣,以賣精品蛋、品牌蛋為主的,選擇農大3號、上海新楊、花鳳等地方品種就很不錯。一般而言,采食量較高的褐殼蛋雞相對容易飼養;而采食量低下,對營養要求較高的W-36、羅曼粉、農大3號等飼養難度相對大些。初養雞的建議選擇那些容易飼養成功的褐殼蛋雞品種。但無論哪種雞,只要按照品種的管理、營養要求嚴格做到位,養好雞問題都不大。
二、注意種雞場選擇
1.關注種雞場的信譽度
走訪區域內飼養2~3批以上某個種雞場雞苗的較大規模養殖戶(場),聽取他們對雞苗的質量、產蛋情況、服務情況的介紹。
2.關注老板的行事作風
一般種雞場對外都相對封閉,種雞的實際情況比較難以了解。但是如果你了解種雞場創辦人或場長的工作作風,那么他的種雞飼養狀況你就能大致了解。對于以事業為目的,作風嚴謹,任勞任怨的技術型場長,他們養的雞一般也錯不了;而對于以投資為目的,靠貸款發家的冒險型、牛皮型人物,一般養不出什么好雞。而那些不注重生物安全,為了迎合地方政府領導經常參觀的種雞場,更要引起大家的高度注意。
3.關注種雞場所處環境
遠離村莊、化工廠、屠宰場,且自然隔離的山區、沙漠地帶種雞場是我們的優選;而雞場周圍至少3公里范圍沒有其他家禽養殖場,且符合國家對生物安全、防疫、環境污染要求的種雞場也是不錯的雞場。雞場內行政區、生產區的布局是否合理、規范,雞場的綠化是否考慮到防暑、防鳥、凈化環境的多重需要,也可以看出整個雞場的管理水平(間距合理,布局規范、有防鳥的設施,沒高大的樹木等)。
4.關注種雞場的規模
一般而言,大約2.5枚種蛋能孵化出1只合格的商品母雛。對于種雞規模太小的雞場,難以提供同日齡、同批次種母雞所產的種蛋入孵的商品雞雛。一旦你飼養規模太大,這樣的種雞場會把不同日齡(要求同一批次的種蛋不超過7日齡)、不同批次種雞所產的蛋,甚至不同場子(外購種蛋)的種蛋混孵。這樣的雞苗種蛋來源不一,抗體水平不整齊,也容易帶來多種病微生物。比如你雞場規模是每批1萬只,那就要2.5萬枚種蛋。按照種雞產蛋率平均85%,需要3萬套種雞一天的種蛋(按照比較好的3天產的蛋一批次入孵,要1萬套種雞,種雞場一般至少養3批不同的種雞),該場種雞規模Z少要3萬套。所以當你育雛舍設計的較大,一個批次進雛雞太多時,高度考慮種雞場規模,否則你的養殖效益會嚴重受限于種雞場。而層疊式蛋雞養殖場每次引進5萬只或更多的商品雛雞時,對應種雞場至少要有15萬套的規模,希望這樣的養殖場老板慎重考慮。
5.關注種雞場的檔案建立
一個優良的種雞場引種證明,每批次種雞的檔案和日常管理記錄都會非常完整清晰,讓管理人員拿出來你查閱一下就會對雞場的管理有一個大致的評價。
6.關注種雞場與自己雞場的距離
較好的距離是公路運輸不超過10小時,保證當天的雞苗能當天運到。而對于飛機等運輸,在路途中耽誤3天左右的雞雛,飼養難度會非常大。所以省、市區域內建設適度規模的種雞場供應本區域商品代雞苗,確實比依靠全國為主不多的超大型、遠距離種雞場供應雞苗有很大的優勢。
7.關注選種雞場的種雞情況
一是要關注種雞場的種雞日齡:看你想引起雞苗的時期,種雞有沒有日齡在32~45周的種雞,這些"年輕"種雞后代往往比較優良;二是看種雞引種時的時間:夏季酷暑、疫病流行時節引進的種雞,一般都不會太好;三是關注種雞健康狀況:要跟種雞場的有關人員建立良好友誼,密切關注種雞的健康狀況和白痢凈化、白血病凈化,馬立克免疫等有關情況。
以上就是關于選擇雞苗時需注意的兩大方面內容介紹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