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照在雞苗的養殖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,對雛雞的生長、發育、成活有一定的影響,所以需要注意光照的控制,下面一起隨雞苗運輸小編來了解下:
不同時期的雞群對光照時間的要求不同,一般光照時間安排如下:1~7天24小時;8~30天12小時;31~100天8小時;101~140天9~10小時;141天開始每周增加半小時,直到每天16小時止。就一晝夜連續的光照時間來說,每天照明10小時以上對母雞的性腺活動有刺激作用,為使母雞發揮較大的產蛋潛力,一般每天應給予連續14~16小時的光照時間,而超17小時對雞苗產蛋有有不良影響。
此外,有計劃地實行光照管理。光照管理須按光照制度的規定,有計劃地實行光照管理,所制訂的光照制度既要保證需的光照時間與強度,又要盡量減少電力消耗。光照制度應有利于控制母雛性成熟及促進母雞產蛋量的提高。制訂好光照制度后不要隨意變動,否則會影響雞苗的生長和產蛋。光照制度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雞舍類型以及季節變化而定。
開放式的雞苗雞舍的光照以自然光照為主,不足時根據光照制度補以人工光照。
怎樣控制光照
密閉式雞舍,靠電燈照明,因此,光照時間的長短、強弱都比較容易控制。然而,為節約用電,降低成本,防止因停電而帶來的雞群騷動,絕大多數養雞戶,用有窗的開放式雞舍養雞,受晝夜時間長短的約束,因此控制光照的工作,就比較復雜了。在修建雞舍時,窗口要留適當,不要超過一般住房窗口的2/3。用全玻璃窗的房舍養雞,白天光照過強,須用窗簾遮擋,使舍內變暗些,保持適宜的光照強度。
在晝短夜長的季節,靠白天的自然光照達不到要求的標準時數時,就要補充人工光照。首先要在放入雞前安好電燈,每10平方米安1個,其高度以距地面2m為宜。除了雛雞出殼后3~4天內可用大瓦數的燈泡外,以后所用的每個燈泡,不要超過60W,并要經常擦拭,去掉上面的灰塵。補充光照的方法,一般采用早晚兩頭補光,在日出前半小時開燈,開始計算光照時間,喂完早食閉燈,日落前半小時開燈,直到照足應給予的光照時間閉燈。補充時,如遇停電,須點燃煤油罩燈或蠟燭。陰雨天舍內過暗,白天也須開燈補光,以保持相對穩定的光照。
生長期的光照
雞在生長期每日給予的光照只能遞減,可由16小時(白天較長的自然光照時間)逐漸減到8小時(不能低于7小時),但不能遞增,如每日光照由7、8小時,增加到10小時以上,特別是超過11小時,就會使雞發育過快、早熟早產、體重輕、蛋重小、產蛋率低、死亡率高。從3月下旬到8月份孵化出的雞雛,在其生長期,取其自然光照,即可形成遞減光照。因此在每日的光照時間上,無須加以控制。其他月份孵化的雞雛,如白天自然光照時間長,形成遞增光照時,須在早晨和傍晚,用掛厚窗簾的方法,使舍內變暗,來縮減光照時間,達到要求的標準光照時數。
看了上面的介紹,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雞苗生長時期所需的光照條件了吧,如果有需要,可以咨詢禽苗批發的銷售人員,詳細能解決您的問題。